別讓英文長鼻子,勞工政策我追蹤


#1
https://grants.g0v.tw/projects/5885c68229941d001ebebe97
這是一個已從原 https://grants.g0v.tw/projects/5885c68229941d001ebebe97 中分離的主題

#2

感謝提案,提案很有趣,會聯想到Washington post最近的作品:追蹤歐巴馬八年執政,看他兩次競選承諾,實際上到底做了多少。

回過頭來,關於這份提案,有幾個問題想追問:

  1. 從提案文字來看,平台目的看起來是希望完成相關報導。會考慮使用對象包含其他媒體同業嗎?在你們的想像中,其他媒體或公民會如何使用這個平台?

  2. 網站上會打算包含工商總會等資方的評價嗎?(這問題的背後,是考量到這個平台能否被複製,假如把平台拿去追蹤其他政策,不同立場的利益團隊在平台上能否同時發聲?)


#3

提醒一下,依照本獎助金實施細則,提案人需為「居住於台灣或具台灣國籍之自然人」:http://bit.ly/2jTPrgA(團隊報名請同時參考本站首頁 FAQ 第一題)


#5

感謝提供資訊!針對您的問題,我們做以下回覆:

  1. 平台使用:
    *媒體:媒體同業可引用平台上的勞團評價、民眾意見等訊息。
    *公民:可以上來討論或發表個人意見,並針對不同政策進度評分;議題細節則由長期追蹤勞動議題的團體,發佈更詳細的評價。

  2. 外界評價系統:
    台灣長期以來少有空間讓勞動議題可以充分被思考討論,而建立平台的初衷之一也是希望能夠促進民眾對此議題的理解。
    在意見呈現的平台上,不同聲音被同樣地放置在同一討論平台頁面,常常會被讀者等量接收。例如一則基於事實認真討論勞動權益的意見,跟一則非基於事實的意見,被讀者看見的機率是一樣的。因此若有非基於事實的意見,可能會對討論造成干擾。
    在專案執行期間,我們會仔細思量各團體對勞動議題的專業分析能力,開放政策評價區域給對此議題有長期研究的團體發表意見。


#6

收到,已推派出一位提案人,感謝提醒!!!!!


#7

平台的原始碼之後是完全對群眾開放的,包含媒體同業或其他組織,可以套用到其他層級選舉和不同議題上。以下為預計開放的內容:

* 蔡英文勞工政策追蹤呈現與管理系統

前台勞工政策追蹤呈現頁面
後台管理介面
使用 Javascript (ReactJS) 進行開發
MIT License
* 後端 API

使用者管理
資料庫串接
使用 GoLang 進行開發
MIT License

上列內容將於專案開發任務完成後,全數公開於 報導者 Github